前几天四川一收费站,货车拉菜被收28元过路费,司机急得脖子通红。
车上堆着晒蔫的菜秆,茎秆顶有的冒小白花苞,有的光溜溜。司机拍着胸脯喊:“这是蒜苔!国家政策写了免费!
”收费员翻着本子不松口:“韭菜花不在免费单上,必须交钱。”两人从上午扯到中午,菜在太阳底下越晒越蔫。司机气不过拍视频发网上:“种地的都能分清,穿制服的咋认不出?
”网友炸了锅,有菜农留言:“韭菜花茎扁扁的,开花是一簇白点;蒜苔茎圆滚滚的,开花就一个尖。
”还有老人叹气:“这区别农村娃娃都懂,收费站怕是没下过地。”交通部门后来搭了话:“查实是蒜苔就退钱,以后得培训收费员认菜。”司机挠头直叹气:“28块钱不多,可跑长途就靠省这点。
耽误一小时,油钱都够绕半座城。”更心疼的是车上菜——晒得发皱的叶子,要是晚到两小时,损失不止28块。
有人算过账:滞留收费站一小时,菜热坏的损失能买半车新菜。跑运输的司机犯嘀咕:“天天这么扯皮,谁还敢拉新鲜菜?运不出去,最后倒霉的还是种地的。
”政策文件明明白白:蒜苔在免费单,韭菜花没名字。
可问题来了:菜蔫是晒的,和品种有啥关系?刚摘的韭菜花就不算新鲜?
高速公司倒是退了钱,可事儿没算完。农民蹲地头能分清韭菜蒜苔,穿制服的坐柜台反倒认不出?
政策是好政策,执行时咋就卡壳了?光背本子上的名字不管用,得让收费员下地头认认苗。有网友直戳痛点:“下次再争执,难道要拿放大镜看菜开花?
”收费站的灯还亮着,下一辆拉菜的车来了,又该咋办?政策写在本子上是好经,念的时候得先认得出地里的苗。
关注咱农民运输难,别让好政策卡在“认菜”这道坎儿。
通盈策略-配资可信炒股配资门户-杠杆平台app哪个可靠-配资平台官网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