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CSRF攻击?
你有没有想过,明明没操作银行账户,钱却不翼而飞?或者社交账号突然发布了陌生内容?这些背后可能藏着跨站请求伪造(CSRF) 的影子。简单说,CSRF就是攻击者盗用你的身份,以你的名义在已登录的网站上执行恶意操作——比如转账、改密码、发消息,而你全程毫无察觉。
核心原理很简单:浏览器会自动携带已登录网站的Cookie,攻击者只需诱骗你在未退出登录时访问恶意页面,就能让浏览器替你发送伪造请求。服务器看到Cookie,就会误认为是你本人操作。
(图示:CSRF攻击完整流程,从用户登录到恶意请求执行的全过程)
真实案例:这些漏洞曾影响亿万人
1. GitHub OAuth CSRF漏洞(2018年)
GitHub的第三方登录流程中,攻击者通过HEAD请求绕过CSRF令牌验证。正常情况下,POST请求会校验CSRF令牌,但HEAD请求被当作GET处理,直接跳过验证。这意味着攻击者能诱导用户授权第三方应用,窃取数据。GitHub在3小时内修复漏洞,并向发现者支付了2.5万美元赏金(来源:GitHub安全公告)。
2. PaperCut打印软件漏洞(2023年)
CVE-2023-2533漏洞让攻击者通过CSRF执行远程代码,影响全球7万家机构、超1亿用户。攻击者诱骗管理员点击恶意链接,就能篡改安全设置。美国网络安全局(CISA)紧急警告,要求8月18日前必须打补丁(来源:CISA官方公告)。
(图示:模拟银行转账CSRF攻击,用户点击"领奖"按钮后,资金被自动转走)
防御CSRF:从原理到实战
1.CSRF Token:最硬核的防护手段
服务器给每个表单/请求生成随机令牌(Token),提交时必须附带。攻击者拿不到Token,伪造请求就会被拦截。
实现步骤:- 登录时,服务器生成Token存入Session- 表单中嵌入隐藏字段:<input chk=1&type="hidden" name="csrf_token" value="随机字符串">- 提交后,服务器对比Session和请求中的Token
(图示:Token从生成、传输到验证的完整流程)
2.SameSite Cookie:浏览器自带的"防火墙"
给Cookie加个SameSite属性,限制跨站请求携带Cookie:- Strict:仅同站请求携带(最安全,但可能影响跳转体验)- Lax:允许GET跳转携带(主流浏览器默认,如Chrome 80+)- None:允许跨站携带,但必须配合Secure(仅HTTPS)
配置示例:
Set-Cookie: session_id=abc123; SameSite=Lax; Secure; HttpOnly
3.验证请求来源:Origin/Referer头检查
服务器通过Origin或Referer头判断请求是否来自可信域名。比如银行网站只接受https://bank.com的请求,陌生域名直接拦截。
代码示例(Node.js):
function checkOrigin(req, res, next) { const allowedOrigin = "https://bank.com"; if (req.headers.origin !== allowedOrigin) { return res.status(403).send("非法请求来源"); } next();}
4.防御机制全景图
OWASP(开放式Web应用安全项目)建议多层防御:用Token+SameSite Cookie+Origin检查组合,同时避免用GET请求处理敏感操作(比如转账必须用POST)。
(图示:多层防御体系,从浏览器到服务器的全链路防护)
3步自查:你的网站安全吗?
看表单:检查登录/转账页面的HTML,是否有隐藏的csrf_token字段?查Cookie:F12打开"应用→Cookie",看是否有SameSite=Lax/Strict属性?测请求:用Burp Suite工具删除Referer头后重发请求,若操作仍成功,可能存在漏洞!
写在最后
CSRF攻击隐蔽性极强,但防御并不复杂——框架(如Django、Spring)大多自带防护,关键是开发者要重视"默认安全配置"。记住:永远不要相信浏览器自动发送的Cookie,给敏感操作加上"第二把锁"(Token/二次验证),才能真正筑牢安全防线。
(注:本文案例均来自公开安全公告,技术细节参考OWASP 2025年Web安全指南)
通盈策略-配资可信炒股配资门户-杠杆平台app哪个可靠-配资平台官网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